提要
截至目前,已有190只重仓股的QFII持仓路径逐渐清晰,外资机构在三季度表现出明显的调仓行为。主权财富基金如阿布达比投资局积极增持周期资源股,而澳门金融管理局则偏向稳健配置。欧美传统外资大行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则集中押注于高确定性板块,持仓风格趋于一致。多个外资机构共同持有的“外资共识股”如成飞集成和创新医疗,反映出外资在结构性行情中聚焦核心资产的趋势。这些股票大多位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和TMT行业,具备成长性和合理估值特征。【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外资机构的持仓情况显示出明显的结构调整和策略差异。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6只A股,总持仓市值达17.64亿元,其中宝丰能源为其最大持仓,持股4441.28万股,市值超过7.9亿元,环比增持逾685万股。这表明阿布达比投资局在周期资源领域的持续加码,显示出其对该行业未来表现的信心。 另一方面,澳门金融管理局的持仓市值为11.4亿元,主要集中于资源、环保与制造类标的,体现出其偏向防御与稳健的投资风格。而香港金融管理局则仅持有承德露露一只个股,持仓929.70万股,显示出其减持的谨慎态度。这种主权基金之间的路径分化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投资策略和市场预期。 欧美传统外资机构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则展现出更加一致的投资风格。摩根士丹利共持有42只A股,总市值高达28.74亿元,重仓思源电气与光环新网,显示出对电力设备与数字基建的积极预期。摩根大通证券则持有71只A股,总市值为28.85亿元,尤其是对中国西电的加仓,显示出其对该标的未来表现的看好。 此外,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有55只A股,合计市值达到22.21亿元,其持仓偏好中小市值成长型个股,显示出其对新兴行业的关注。高盛集团持有的19只股票总市值为7.71亿元,集中于资源和化工类标的,反映出其对这些传统行业的青睐。 在外资机构的交叉持仓中,成飞集成成为多个外资机构共同持有的代表性股票,总持仓市值超过1.32亿元,显示出外资对该股的高度认可。类似的,创新医疗和联环药业也因被多家外资机构共同持有而成为市场焦点。这些共识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外资对特定行业的共识,也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外资机构在策略上逐渐向核心资产聚焦。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外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和持仓变化为银行的风险评估和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银行可以通过分析外资的持仓结构,识别出潜在的行业增长点和市场机会,从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同时,这也为银行在制定授信政策和产品设计时提供了依据,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