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4日成功通过科创板IPO,计划以210亿元估值募资39.04亿元,推动国产GPU芯片的替代。公司2022至2025年的营收快速增长,但尚未盈利,累计亏损达32.9亿元,现金流也呈现负值。沐曦股份预计最早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并持续投入研发新一代芯片。公司部分核心客户同时为股东,引发市场对其业绩依赖的关注。【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沐曦股份在科创板IPO中以210亿元的估值和39.04亿元的募资计划申请上市。根据招股书,预计公司营收将从2022年的42.6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研发支出方面,2022年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沐曦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48亿元、6.99亿元、9.00亿元和2.18亿元,总计约24.65亿元,这反映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尽管营收增长明显,沐曦股份仍未实现盈利。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和-2.33亿元,累计亏损达32.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亦持续为负,累计现金流净流出43.61亿元。这显示出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在现金流管理上。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沐曦股份的财务状况提示了信贷风险。尽管公司在快速增长和研发投入方面展现出潜力,持续亏损和负现金流意味着其短期内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在评估授信申请时,需关注沐曦股份的营收增长是否能持续,以及其盈利能力的改善预期。若公司预计在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点,银行在授信时需考虑这一时间框架,判断其是否能够在未来实现盈利并提升现金流。 此外,沐曦股份的客户中有部分战略投资方,第二大客户加佳科技持有0.55%的股份,并贡献了28.39%的主营业务收入。这种股东与客户身份的重合可能影响公司的独立性和财务稳定性,银行在授信时需综合评估客户依赖度以及潜在的关联交易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支持沐曦股份的同时,也要确保其财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以降低未来的信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