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显示,2023年1-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万亿元,贷款和存款余额持续增长。活期存款增速达12.9%,连续8个月回升。利率政策调整推动融资成本下降,9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4%。跨境金融方面,"跨境理财通"试点吸引17万投资者,推动资金汇划1262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施政策改革,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浪财经链接】
数据眼
前期利率调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存款活期化趋势延续。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374亿元,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稳步扩大。9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6月末回升0.9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升;比年初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3669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8.3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多增3724亿元。 在活期存款方面,9月末广东省住户及企业部门活期存款余额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高于各项存款增速7.6个百分点,并且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这一趋势显示出消费者和企业在经济环境改善、利率下调背景下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活期存款,以应对流动性需求。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积极影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持续降准降息,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降低,使得银行能够在更有利的条件下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2025年9月,广东辖内银行业机构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4%,同比下降57个基点,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8%和3.01%,也显示出显著的下降。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使企业在扩大生产和投资时能够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 跨境金融方面的政策改革也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跨境理财通”试点支持17万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理财产品,办理资金汇划1262亿元,显示出跨境资金流动的活跃。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政策措施,通过简化流程,提升了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外资,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广东省金融环境逐步向好,社会融资规模扩大、贷款利率下降,活期存款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良好发展基础。银行应抓住这一契机,优化授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企业和个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