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24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3278.4亿元,较上年增长11.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503.2亿元、867.1亿元和1908.1亿元。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R&D经费比重分别为47.5%、37.2%和1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R&D经费为735.0亿元,工业企业的投入为467.7亿元。整体投入强度为6.58%,较上年提升。【北京市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2024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3278.4亿元,比上年增加331.3亿元,增长11.2%。这一投入强度为6.58%,较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基础研究经费为503.2亿元,应用研究经费867.1亿元,而试验发展经费则达1908.1亿元,分别增长6.5%、15.2%和10.8%。企业在R&D中的投入为1558.6亿元,增长13.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219.1亿元,增长9.1%;高等学校经费410.7亿元,增长12.2%。 从行业角度来看,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R&D经费为735.0亿元,增长6.3%。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入达566.8亿元,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为467.7亿元,增长6.1%。在这些行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十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90.4%。 对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而言,R&D经费的增长表明了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的积极投入,这一趋势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银行在评估企业授信时,R&D经费的持续增加可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反映其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上的积极态度。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可以考虑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支持其创新项目和技术研发。这种支持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技术突破,同时也能促进银行自身的业务增长和客户黏性提升。 在授信决策中,银行还应关注不同主体的R&D投入情况。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比较大,说明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视程度;而政府及高等学校的贡献则显示出政策支持和科研合作的重要性。银行可以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共同研发项目,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充分考虑行业R&D投入的动态变化,以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从而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