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公募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获得丰厚回报,截至2025年10月22日,共有37家公募参与74家A股公司定增,获配金额达302.92亿元,同比增长28.50%。目前浮盈金额为108.45亿元,浮盈比例为35.80%。电子行业吸引最多公募参与,获配金额为89.86亿元,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的45.18亿元。所有参与定增的行业均实现浮盈,其中有色金属行业浮盈比例最高达65.49%。在74只公募定增个股中,71只处于浮盈状态,其中7只浮盈比例超100%。基础化工行业的横河精密定增项目浮盈比例最高达到301.08%。【中证网——亿元链接】
数据眼
公募机构在今年的定向增发中表现出色,整体获配金额达302.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5.73亿元增长了28.50%。公募定增的浮盈情况也十分乐观,总浮盈金额达到108.45亿元,浮盈比例为35.80%。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的吸引力最为明显,公募机构在该行业的定增总获配金额为89.86亿元,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医药生物行业也表现不俗,获配金额为45.18亿元,紧随电子行业之后。此外,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各自的定增获配金额均超过10亿元,显示出这些行业的潜力和吸引力。整体来看,参与定增的18个申万一级行业均实现浮盈,其中13个行业的浮盈比例介于10%—50%之间,另有3个行业的浮盈比例超过50%。有色金属行业的浮盈比例居首,达65.49%,而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行业的浮盈比例也分别为52.35%和52.27%。 在个股层面,公募参与定增的74只个股中,71只处于浮盈状态。特别是基础化工行业的横河精密,其浮盈比例高达301.08%,显示出极高的投资回报潜力。同时,晶华新材的浮盈比例也达到279.36%。这些高浮盈个股不仅反映了市场的活跃度,也为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提供了良好的借贷依据。通过定增获配的企业,尤其是在浮盈显著的行业和个股,能够增强其财务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更为安全的信贷支持。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商业银行在授信决策中应更多关注这些行业及个股的表现,合理评估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潜在风险,以便在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