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进展,其中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持续扩大,累计交易笔数超过8531万笔,金额达到374亿元。该行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多项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电子银行网链接】
数据眼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规模持续扩大,累计交易笔数超8531万笔,金额374亿元。依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落地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5.24亿元,落地国家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跨境场景。重庆市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达112亿元,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三百亿元”资金支持计划,单列再贷款资金额度200亿元。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10500亿元,累计促成融资超3000亿元。全市累计发放“稳岗贷”超582亿元,支持企业1.73万家,稳定就业人数超67万人。截至2025年8月末,重庆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303亿元,同比增长8.09%。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19%。截至2025年8月末,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52.3%。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的优势,以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与业务模式,尤其是在跨境结算方面,银行可以利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机制,扩展国际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随着数字人民币交易笔数和金额的不断增加,银行需要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科技金融领域,重庆市的贷款余额达到112亿元,显示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推出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例如,设立专门的科技信贷通道,简化申请流程,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绿色金融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授信机会。随着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0500亿元,银行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绿色信贷产品,银行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吸引更多环保型企业的客户。 普惠金融方面,重庆市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8.09%,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仍然旺盛。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更灵活的信贷产品,如“稳岗贷”等,帮助企业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稳定。 在养老金融服务上,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政策支持,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信贷产品,并构建与养老产业的对接机制,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可以在养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积极适应数字化、绿色、科技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