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中盐化工与山东海化签署增资扩股协议,计划将中盐碱业注册资本增至80亿元。中盐化工以40.8亿元获得51%控股权,山东海化出资23.2亿元占29%,其他两家投资者各出资8亿元占10%。此次增资旨在支持中盐碱业获取内蒙古通辽地区的天然碱采矿权,预计总投资巨大,面临市场和财务风险。中盐化工希望通过发展天然碱优化产品结构,而山东海化则寻求在净利润大幅下滑中寻找突破口。【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中盐化工与山东海化联合增资扩股,标志着中盐碱业注册资本高达80亿元。这一增资中,中盐化工出资40.8亿元,锁定51%的控股权,山东海化则以23.2亿元占29%股权。增资前中盐碱业注册资本为1960万元,增资后将显著提升,反映出两家公司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与布局。 此次增资意在为中盐碱业在2025年竞得的内蒙古通辽大沁他拉地区的天然碱采矿权做准备。该地区被认为是国内最大储量的天然碱资源,采矿权成交价为68.09亿元,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中盐化工希望通过这一矿权巩固其在纯碱行业的龙头地位,并优化其产品结构,以应对合成碱产能扩建受到的政策限制。 山东海化在2024年面临净利润同比下降96.24%的困境,增资扩股是其寻求破局的举措。通过参与天然碱资源的开发,山东海化计划实现合成碱与天然碱的双线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这一投资也伴随着风险,例如预计投资规模较大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以及项目面临的行政审批和收益不确定性等。 该项目的建设计划在未来达成500万吨的纯碱产能,山东海化承认,该项目投产后可能对行业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对其现有纯碱业务造成冲击。基于此,商业银行在评估授信时需关注两家公司在增资背景下的财务稳定性、市场风险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以确保授信决策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