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闽侯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面积2126.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4万人。历史上,闽侯县经过多次行政区划变动,于1913年合并成立。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0.50亿元,增长7.8%。县内有1个街道、8个镇、6个乡,交通便利,形成30分钟交通圈。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有所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和社会保障等事业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6万元。全县积极开展民生项目,确保基本生活保障。【福州市闽侯县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闽侯县截至2024年,常住人口为103.4万人,户籍人口为73.52万人,城镇化率为61.21%。2024年,人口出生率为6.68‰,死亡率为5.85‰,自然增长率为0.83‰。2024年,闽侯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0.50亿元,比上年增长7.8%。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1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91.10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516.27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5.4:50.5:44.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138.18亿元,下降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27亿元,下降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5.14万元,下降11.3%。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5%。第一产业增长105.8%,第二产业(工业项目)增长33.2%,第三产业下降10.8%。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下降29.9%;房屋新开工面积为39.44万平方米,下降54.4%;销售面积为59.34万平方米,下降64.2%;商品房销售额为60.51亿元,下降63.0%。 2024年,工业增加值为4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0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64.81亿元,增长17.4%。按经济类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为562.07亿元,增长63.2%。汽车制造业产值为545.40亿元,增长74.8%。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33.4%,产值同比上年增长1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9.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进出口总额为218.2亿元,增长11.9%;出口为169.6亿元,增长13.1%;进口为48.6亿元,增长8.0%,进出口顺差121.0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95万美元。人民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1828.52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存款余额为1013.53亿元,增长5.4%;贷款余额为814.99亿元,增长2.9%。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分析,闽侯县的经济发展表现出稳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快速提升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工业增加值的显著增长和外商投资的回暖,意味着企业的融资需求将继续增加,商业银行应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增加对相关行业的授信支持。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提示银行在信贷审批时需更加谨慎,以降低潜在风险。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在提升,这将推动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的拓展,尤其是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推广。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开发更多适合城镇居民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综上所述,闽侯县在多项经济指标上表现良好,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