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20—2024年,晋城工业经济指标保持全省领先,制造业年均投资增长8.4%,增加值增长14.4%。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607亿元增至2996亿元,制造业占比提升至三分之一。产业结构多元化,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崛起并重,光机电产业实现产值703亿元,铸造业获评高质量发展试点市。产业链建设成效显著,114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436.4亿元。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成为重点,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9.1%,能耗强度下降16.1%。【晋城市人民政府 链接】
数据眼
2020—2024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8.4%、增加值年均增长14.4%,比规上工业高出4.2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607亿元增长到2996亿元,制造业总产值从364亿元突破到1096亿元,增长了2倍多,占规上工业的三分之一。2024年制造业入库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从“十三五”末的2.6%提高到5.9%。传统产业中,钢铁行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铸造高炉产能达345万吨。光机电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倍。新增产值436.4亿元,十条产业链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达到29.1%。2021-2024年,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1%。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及其贡献的税收提升为银行的信贷投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制造业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和增加值的显著提升,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改善,这使得银行在评估企业信用时能够更加乐观。尤其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增加,显示出制造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性,银行可以考虑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相关企业,以支持其扩张和技术升级。特别是在当前国家鼓励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来助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此外,随着多个产业链项目的投产,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融资服务平台来促进这些项目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在“政府+链主+园区”模式下,银行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降低信贷风险。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中,银行可设立专项信贷产品,支持发展潜力大的光机电产业和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此拓宽信贷市场。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提前实现,也意味着相关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银行应当关注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在绿色金融政策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通过这些措施,商业银行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稳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