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前三季度,上海人民币贷款增加6013亿元,同比少增3020亿元;存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2182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超250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73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67亿元。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个人定期存款同比少增,活期存款同比多增。【澎湃新闻链接

数据眼

在分析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时,需关注当前人民币贷款和存款的变化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013亿元,同比少增3020亿元,表明贷款需求有所减弱。在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84亿元,同比少增280亿元,这进一步反映出短期内信贷压力依然存在。 从贷款结构来看,住户中长期贷款在前三季度新增超2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仅增加49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了2558亿元。这表明个人借贷需求日益向长期贷款倾斜,可能与购房等长期投资有关。企业单位贷款方面,前三季度增加27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06亿元,而票据融资则减少579亿元,这显示出企业在融资上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策略。 在存款方面,前三季度上海人民币存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2182亿元。住户存款的增长尤为显著,增加5451亿元,同比多增862亿元,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非金融企业存款也有所增加,427亿元,同比多增817亿元,显示出企业在资金流动性管理上的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整体存款呈现增长态势,但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450亿元,同比少增751亿元,这说明存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此外,个人定期存款同比少增,表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家庭对于存款的风险偏好可能有所降低,倾向于流动性更强的储蓄方式。 整体来看,银行授信业务需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关注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结构变化,灵活应对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把握存款动态,为未来的信贷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