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三明中关村智慧产业园于10月17日举行低空经济现场会,签约10个相关项目,展示无人机在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多地积极推动此产业发展。三明生态新城通过政策支持和科技合作,制定了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无人机应用场景落地。活动中,多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0.7亿元,显示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整体上,三明正积极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生态,抢占产业先机。【三明市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2024年被视作“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20个城市设立产业专项基金,规模超千亿元。这一背景下,三明生态新城积极响应,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市低空产业集聚区。依托政策的精准护航,三明市出台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三明生态新城发展低空产业的若干措施》,涵盖支持低空空域划设、产业资金保障等10项内容,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三明市已经部署36套无人机智能机库,构建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这些“空中尖兵”在关键时刻屡立奇功。例如,2022年,宁化县突发山火,无人机实时回传火情画面,为救援调度提供精准依据。2023年,三明市还成为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展现了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性。 签约的10个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计划总投资10.7亿元,不仅涵盖低空装备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还将进一步夯实园区产业基础,激发产业集聚效应。当前,园区共签约低空关联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东南航空、精导航空等多家企业已落地运营。这些举措标志着三明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产业创新和技术升级。银行可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市场前景和企业的信用情况,设计灵活的信贷产品,满足企业在融资上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银行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降低融资风险,助力企业成长。 人才培养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培训学院已开展飞手培训8期,培养了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商业银行可以关注这一人才市场,为相关培训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低空经济领域,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策的支持、项目的落地与人才的培养,三明生态新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未来的低空经济将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带来可观的增量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