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了轻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其在稳增长、促消费和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轻工业是经济平稳运行和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尽管面临低端产品供给高、高品质产品不足、创新能力弱等挑战,仍需抓住新型工业化机遇,推动创新、完善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造良好生态,以提升产业韧性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轻工业产品和标准“走出去”,增强全球竞争力。【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链接

数据眼

轻工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预计到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将达到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为1.5万亿元,并带动就业1792万人。这些数字表明,轻工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需要关注轻工业的发展动态。随着轻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增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将随之增加。银行应针对轻工业的特点,设计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特别是支持那些在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轻工业面对的挑战,如低端产品供给比重较高和创新能力不足,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评估授信时需更加审慎,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此外,轻工业强调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的完善,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授信机会。银行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其技术研发和标准提升,从而降低授信风险,同时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和柔性制造的项目,将有助于提升轻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随着轻工业在国际市场的逐步拓展,银行也应考虑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和海外市场开拓方面。通过灵活的授信策略,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增强其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轻工业授信业务中应充分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策略,助力轻工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