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晟科技于10月14日宣布其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将以2.3亿元增资铁岭环球新能源,获得51.11%控股权,并启动年产10GWh固态电池AI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推荐资格,铁岭环球具备电池回收及固态电池生产的知识产权授权。国晟科技的股价因消息上涨至3.94元,总市值达25.87亿元。公司在光伏领域快速崛起,已成为全球前三大异质结产品制造商,并在全国布局生产网络,形成垂直产业链。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11%并亏损9633.84万元,但随着行业环境变化,技术优势有望凸显。然而,跨界储能带来的资金和运营挑战仍需关注。【维科网链接

数据眼

国晟科技在近期的增资行动中,拟以2.3亿元增资其子公司铁岭环球,从而获取51.11%的控股权。这一增资将使铁岭环球的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到4.5亿元,并启动年产10GWh的固态电池AI智能制造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首批推荐资格,显示了其在政策支持方面的潜力。铁岭环球还拥有电池回收及固态电池生产的知识产权授权,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国晟科技近年来在光伏行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前三大异质结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专注于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的研发与生产,并兼营光伏电站EPC业务,产品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已出口至12个国家。为了巩固其光伏主业,国晟科技正在全国布局生产网络,多个基地已投产,山东基地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调试并实现首件下线,形成了从切片到电池、组件的垂直产业链格局。 尽管国晟科技的市场拓展取得了进展,例如与中广核风电签订了10.43亿元的组件采购合同,但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仍面临营收微降的压力,营收为3.07亿元,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亏损9633.84万元,亏损幅度有所缩窄。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33.80亿元,负债合计22.4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361万元,显示出公司在资金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在授信业务的视角下,国晟科技的2.3亿元增资中,有1.6亿元来自银行贷款,这将加剧公司的负债压力并增加流动性风险。虽然跨界进入储能领域具有战略价值,但相关技术的成熟度和AI智能制造的落地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光伏主业所面临的价格竞争及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挑战,如何在双线作战中取得突破,将是国晟科技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