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中化国际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宁夏中化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因受市场环境影响持续亏损,出现资不抵债。宁夏锂电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与研发。中化国际为避免其破产清算,决定申请破产重整,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财务状况。中化国际的财务状况也因锂电池业务亏损而受到拖累,预计无法全部收回对宁夏锂电的投资。此事件标志着中化国际或将继续剥离亏损业务,聚焦新材料领域。【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中化国际控股子公司宁夏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净利润为-5.25亿元;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8813.65万元,净利润为-2158.12万元。截至2024年末,宁夏锂电资产总额为2.78亿元,负债总额为3.01亿元,显示出其财务状况相当不佳,已资不抵债。根据《企业破产法》,宁夏锂电符合申请破产重整的法定条件,因其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中化国际对宁夏锂电的应收款项为2.56亿元,并已计提坏账准备3458.24万元,净额为2.21亿元。同时,针对宁夏锂电的长期股权投资为4.7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使得净额为0元。此外,中化国际为宁夏锂电的2.2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已履行担保责任,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 中化国际在锂电池业务上的持续亏损,直接影响到其整体财务表现。2024年,该公司亏损28.37亿元,主要原因在于锂电池等业务面临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导致盈利空间缩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针对宁夏锂电的破产重整,中化国际作为债权人,尽管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受偿,但由于重整尚待法院受理,债权可回收金额尚无法准确预计,风险依然存在。 在整体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中化国际的化工行业表现亦显疲态,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2.72亿元和529.25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40.99%和53.52%。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3.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6亿元,显示出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中化国际的情况提示了银行在授信决策时需高度关注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市场环境。宁夏锂电的破产重整及中化国际的财务风险,表明相关担保和投资决策需谨慎评估,尤其在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应当加强对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确保授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银行可考虑对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深度评估,支持其战略转型和业务重组,以降低整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