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众多,相关药物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超1400亿元,尽管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有下滑趋势,各大药企仍积极布局。济川药业的两款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柴葛退热口服液分别针对流感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标志着重要突破。公司重磅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销售额持续增长,而新兴的网上药店渠道也为业绩复苏开辟了新路径。尽管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但济川药业在市场深耕和创新转型方面的表现值得关注。【制药网链接】
数据眼
呼吸系统药物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超1400亿元,尽管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会有下滑,但各大药企依然积极布局。济川药业的重磅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累计销售额已超200亿元,2024年销售额达31.9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13.6亿元营收,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抗压力。与此同时,潜力产品黄龙止咳颗粒2024年销售额首次突破3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超1.3亿元。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济川药业的市场表现和新药研发进度均为其融资提供了良好依据。尽管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显示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31.9%,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45.9%,但其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创新能力仍然吸引着银行的关注。银行可以根据济川药业在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强劲表现,结合其在新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评估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其授信提供支持。 济川药业在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布局以及线上销售渠道的开辟,为其业绩复苏提供了新路径。银行在评估授信风险时,可以考虑其线上销售额的持续增长以及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情况。这种对未来潜在增长点的关注,可以为银行在授信决策中增加信心,降低风险评估的门槛。 总之,济川药业在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强劲发展趋势、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银行可以结合这些因素,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信贷策略,以支持济川药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