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计划在主板上市,成为国内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第二家A股上市企业。企查查自2014年成立以来,注册用户超过1.5亿,营收和净利润稳定增长,2024年预计营收7.08亿元、净利润3.17亿元。公司面临合规隐忧,包括征信业务管理问题和个人信息保护风险。企查查拟募集约15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和数据库升级,董事长兼控股股东陈德强与董事马群为夫妻关系。【新浪财经链接】
数据眼
企查查的IPO申请获受理,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主要用于多个商业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升级项目。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企查查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5亿,2024年实现营收7.08亿元、净利润3.17亿元。企查查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月活跃用户数已超8000万,年付费用户数超过100万。其会员类产品的收入占比超过84%,成为业务的基本盘,2024年会员类产品收入为6.0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4.98%。C端业务收入占比超七成,2025年上半年达2.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6.11%。B端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8965.8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营收和净利润的稳定增长为企查查的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企查查的营业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间,从5.18亿元增至7.0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89%;而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6亿元增长至2.9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42%。高毛利率的维持(2022年至2024年间分别为87.24%、88.51%、88.81%)也表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然而,企查查作为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仍面临合规隐忧。近期因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且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数据准确性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这些合规问题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市场表现和客户信任度。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查查的征信业务能力和合规性是评估授信风险的重要考量因素。银行在与企查查合作时,需关注其合规记录及数据处理能力,以确保授信决策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