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以来,成为硬科技企业的重要市场,2024年科创综指涨幅达123.9%。寒武纪股价突破1500元,标志着硬科技企业的高度认可,并推动相关个股上涨。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资途径。2025年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重组进一步提高了科创ETF的含金量,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当前市场上科创ETF产品已达115只,总资产规模2845亿元,主要集中在科创50和半导体行业,体现出硬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同花顺财经链接

数据眼

科创板近期表现强劲,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科创综指累计涨幅达123.9%。寒武纪的股价在2025年8月28日突破1500元,标志着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高度认可。摩尔线程的IPO募资规模达到80亿元,创造了年内最大IPO记录。海光信息股价年内涨幅超68%,而芯原股份年内涨幅接近250%。科创板ETF的数量与规模迅速增长,成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的重要工具。2025年6月,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重组案中,海光信息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重组后,海光信息在科创板核心指数中的权重有望进一步增加,提升了科创ETF的代表性和吸引力。 截至2024年,市场上已上市115只科创ETF,资产净值规模合计为2845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10倍。科创板50ETF的规模达到755.5亿元,而科创50ETF为744.2亿元,均为重要的市场代表。此外,半导体行业在科创板相关宽基指数中占比约65%,凸显了其在硬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关注科创板的动态发展,尤其是硬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科创板的不断壮大和企业估值的提升,银行可以通过提供贷款、信用额度等多种方式支持这些高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银行也应关注相关ETF的投资动向,通过投资科创ETF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科技领域的收益。科创板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