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股票型ETF连续两日净流入超百亿元。尽管A股市场整体下跌,上证综指跌0.94%,但股票型ETF在10月9日和10月10日分别净流入274.54亿元和101.32亿元,主要宽基ETF吸引大量资金。尽管锂电池、半导体等板块回调,场内资金仍通过ETF加仓。华夏基金认为当前调整是正常回踩,并建议关注盈利预期上修的行业。博时基金指出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但需关注增量资金变化。中长期看,预计权益市场将受到“反内卷”政策和企业盈利改善的支持。【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股票型ETF连续两日净流入超百亿元,具体来看,10月9日和10月10日的合计净流入额分别为274.54亿元和101.32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以32.95亿元的单日净流入额领先全市场ETF基金,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的净流入额也达27.48亿元,显示出市场对科技及新兴产业的关注。此外,南方有色金属ETF、广发电池ETF等多只相关主题ETF的周五净流入额均在5亿元以上,表明投资者在回调时的逆向布局策略。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关注这些行业动态,尤其是与科技、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市场出现资金流入的背景下,银行可考虑增加对与这些行业相关企业的授信支持,以便在潜在的市场回暖中获取更高的收益。同时,银行应评估客户的盈利预期和行业前景,尤其是在三季报即将公布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盈利上修将为银行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证A500ETF的净流出情况,华泰柏瑞A500ETF在10月10日和10月9日的净流出额分别为11.11亿元和10.62亿元,显示出市场对部分大型企业的信心不足。银行在授信时需谨慎评估这些大型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以避免潜在的违约风险。 整体来看,银行的授信策略应与市场动态密切结合,关注行业景气度及政策信号,优化信贷结构,以把握市场变化带来的机会。同时,在全球“资产紧缺”及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银行可以适当增加对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的支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