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山东省大数据局在北京举行的“数据要素×”发布会上,宣布将第三届大赛升级为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联合多个部门和城市举办,吸引超2.73万人参赛。比赛涵盖多个行业,特别增加了教育创新和数字机关赛道。大赛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模式转型,显著提高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和收益。山东建立了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措施,计划到2025年提供1.05亿元的资金支持,继续推动大赛成果应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新华网/山东频道链接】
数据眼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綦琳在发布会上提到,今年山东将第三届“数据要素×”大赛升级为产业抓手,联合21个省直部门、16市同步办赛,参赛团队达到3501支,参赛人数超过2.73万,覆盖重点行业全领域。大赛在14个国家赛道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新增教育创新和数字机关两个赛道。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山东已形成“技术比拼+场景驱动”的生态,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工业领域,通过数据汇聚、分析和建模,化工行业的研发周期平均缩短50%,生产事故率降低60%。在服务业方面,海上旅游产品增加150%,游客量同比增加172%,营收同比增长4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大赛对行业创新和模式转变的推动作用。 山东还建立了从“赛场”到“市场”的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了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奖补资金覆盖数据资源开发、算力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到2025年,省级数据产业资金奖补总规模将达到1.05亿元,其中“数据要素×”专项奖补3500万元。这一资金支持将进一步激励产业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商业银行授信的角度来看,山东省的数据产业发展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大赛所产生的技术和模式创新,意味着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这将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随着数据产业的壮大,企业的融资需求将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信贷产品,助力企业的快速成长,实现双赢的局面。通过对行业数据的深度分析,银行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将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