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9月25日,仪征市船舶配套产业园总投资约50亿元签约开工,预计年造船近20艘、年产值达100亿元,巩固扬州作为江苏省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地位。扬州正在推进43个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工业开票2400多亿元,占全市近50%。园区分层策略推动主导、新兴、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吸引了大量项目和投资。扬州通过精准招商和专业化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仪征市船舶配套产业园总投资约5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造船近20艘,年产值达100亿元。该项目将为扬州争取500亿元级船舶产业集群注入关键动能。2024年以来,扬州的43个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实现工业开票2400多亿元,占全市总量近50%,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8个,占全市38.5%。这些园区承载了近半数的工业产出和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投资,成为扬州冲刺“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核心引擎。 扬州市专业产业园区建设采取分层策略,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以每年30%的增速,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集聚了全市40%的生物医药规上企业。高邮光储充产业园上半年开票销售同比激增54.1%。生态科技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邗江微电子产业园内,晶新微电子6英寸半导体芯片年产能达36万片。 扬州市商务局强调,专业配套是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的关键。为满足园区建设需求,扬州构建了专业化配套体系,为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在空间有限的广陵食品产业园,采用“前店后厂”模式,传统企业与消费场景无缝衔接,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扬州的专业产业园区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授信机会。随着园区内项目的增多和产业链的完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支持这些园区的企业,帮助他们拓展生产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船舶、医药、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日益增长,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产值和销售收入来设计相应的信贷产品,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 此外,随着园区招商政策的精准化,银行也需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获取更多的项目信息,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布局中,银行还可以介入早期投资,助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