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天宜新材在光伏行业寒潮中遭遇困境,银行账户被冻结及涉及多起诉讼,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冻结金额占公司净资产和货币资金的较大比例,且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公司于2021年转型进入光伏领域,业务一度增长,但因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光伏业务毛利率暴跌,导致严重亏损。当前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和收入下滑,业绩预测困难。【澎湃新闻链接

数据眼

天宜新材的财务状况和运营表现揭示了其在光伏行业的严峻挑战。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受限金额合计为13351.88万元,占其2025年半年度末净资产的3.86%。冻结的流动资金规模较大,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特别是7880.38万元的被冻结金额和5471.50万元的止付状态金额,显示出流动性风险的严重性。 在法律诉讼方面,天宜新材涉及尚未结案的案件22起,涉诉金额合计约为2.26亿元,约占其2025年半年度末净资产的6.52%。这些诉讼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负担,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资金冻结和流动性问题。公司表示,资金短缺已成为现阶段主要矛盾,若后续无法按期全额偿还债务,可能面临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风险。 自2019年上市以来,天宜新材在光伏行业的转型初见成效,光伏新能源业务的营收从2022年的5.85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17.49亿元,占总营收的80%以上。然而,随着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2023年该业务的毛利率骤降至20.35个百分点,2024年更是暴跌至-85.41%。这样的波动对公司的整体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2024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归母净亏损达到14.95亿元,营收同比大幅下滑63.85%。 上半年,天宜新材的营业收入为4.23亿元,同比下降17.26%,归母净亏损2.09亿元,显示出公司仍在承压。此外,生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的投产时间从2025年延期至2026年,反映出公司在面临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市场不确定性时,亟需调整战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整体来看,天宜新材的情况不仅反映了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还为商业银行授信决策提供了重要的风险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