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拟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交易对价不超过12.56亿元,以缓解现金压力。公司面临高达226.46亿元的短期债务,短期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需依赖资产处置和再融资。尽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96%,但真实经营情况不佳,扣非净利润下降23.39%。创新药营收增速低于行业水平,未来发展面临流动性风险和盈利能力不足的挑战。【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复星医药的财务状况已引起广泛关注。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司的短期借款高达178.62亿元,短期债务合计226.46亿元,远超货币资金129.59亿元,短期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此种资金结构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财务费用达6.4亿元,占扣非净利润的三分之二,为上市以来半年度最高值。复星医药的有息负债为369.94亿元,短期债务占比61%。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49.24%,超过A股医药上市公司平均的40%。 在偿债能力方面,复星医药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21.34亿元,无法覆盖短期债务,现金覆盖倍数仅约0.12倍,远低于安全水平,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高负债导致的流动性压力可能限制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甚至引发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复星医药在业绩上也面临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尽管归母净利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但这一增长主要依赖于94.91亿元的资产处置收益,而真实的扣非净利润却下降23.39%。创新药“汉斯状”和“奕凯达”的营收增速均低于行业竞争对手,反映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 总体来看,复星医药面临短期债务压力、核心业务盈利疲软和创新药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未来的业绩增长可能缺乏支撑。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需对复星医药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其短期偿债能力和未来的盈利预期,以评估潜在的风险和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