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庆中秋长假临近,市场关注“持币还是持股”。9月26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达222亿元,创五个月新高,资金主要流向半导体、港股、创业板和人工智能等方向。同时,公募新发基金市场回暖,9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达1548.81亿元,创年内新高。当前公募基金高仓位运作,预计四季度消费和经济复苏将推动市场机会,重点关注顺周期和AI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国庆中秋长假即将来临,9月26日的震荡行情中,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222亿元,创下过去五个多月来的单日净申购额新高。资金流向显示出,半导体、港股、创业板和人工智能等方向强势吸金。中证A500相关ETF净申购额合计超过55亿元,其中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和富国中证A500ETF净申购额均超过12亿元。 公募新发基金在9月也表现出色,发行规模达1548.81亿元,较8月大幅增长500多亿元,创下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月度新高。主动权益类基金频现比例配售,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设置了5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最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56.67%。截至9月26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92.51%,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91.14%。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以上数据反映出当前市场的活跃度和投资者的信心。权益类资产的强劲表现与资金流入的增加,可能推动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和风险评估上的策略调整。面对高仓位和积极的市场情绪,银行在授信时可能更倾向于支持那些受益于经济复苏和产业趋势的企业,特别是科技与消费领域。 此外,随着公募基金的火爆,银行也可能会考虑到这些基金对其存款业务的影响。权益市场的吸引力上升,可能导致部分资金流出银行存款,转向股市投资。银行在设计产品和授信政策时,需关注市场变化,并适时调整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 整体来看,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资金流向,灵活应对,抓住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同时谨慎控制风险,以确保资产质量和收益水平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