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金融业通过完善体系和创新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截至今年6月,新疆社会融资规模达到5.5万亿元,年均增速13.3%。金融基础设施和机构数量显著增加,银行业总资产达4.8万亿元。金融机构聚焦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加大对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涉农贷款达到1.28万亿元,占比36.6%。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链接

数据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行业在过去7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5.5万亿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速为13.3%。这一数据表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23家,银行业总资产为4.8万亿元,显示出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对南疆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薄弱环节,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5万亿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年均增速为12.6%,这表明银行在信贷投放方面的积极态度。 特别是在南疆地区,贷款余额达到6810.7亿元,占全疆贷款余额的比重较2012年末提升了2.8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有助于激活地方经济,还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313.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8%,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为9492.3亿元,年均增速为12.4%。这些数据表明,金融政策正在有效刺激民间投资和创业热情。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也是新疆金融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截至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1.2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6.6%。这一比例反映了金融行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为。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新疆金融业也在不断推进,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今年6月新发放人民币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3.24%,较2012年12月下降了3.88个百分点。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金融行业的这一系列举措,结合政策导向,正在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