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青海证监局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推动高质量发展,辖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截止2025年6月底,总资产和净资产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红增持金额创历史新高,中期现金分红显著增长,控股股东增持股票金额亦大幅提升。风险化解与治理成效持续提升,监管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利用政策和市场工具进行自救,监事会改革稳步推进,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证券时报网链接】
数据眼
青海辖区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显示出积极的增长态势,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达到1680.31亿元,净资产为969.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4%和8.17%。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上市公司在资产管理上的有效性,也意味着其在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正在增强。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73.77亿元,净利润60.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4%和31.16%。这些业绩的提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青海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在分红政策方面,青海上市公司在落实新“国九条”政策的过程中,做出了显著的努力。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达到15.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9.15%。这种分红策略不仅提升了投资者的回报水平,还增强了市场信心,体现了公司对股东价值的重视。截止2025年8月底,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累计增持公司股票53.54亿元,回购股票1.97亿元,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投资者的回馈意识在不断增强。 在风险防控和公司治理方面,青海证监局积极履行监管职责,鼓励上市公司利用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工具,促进企业做优做强。通过“一司一策”的策略,辖区内多次召开风险化解专题会议,指导上市公司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自救工作。此外,推动监事会改革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已有3家公司完成改革,占辖区上市公司总数的30%。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旨在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整体市场的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密切关注这些上市公司所展现出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市场表现。稳定的资产质量和良好的盈利能力无疑为银行提供了更低的信贷风险。同时,分红和增持行为也反映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股东价值的提升,这些因素都将为银行的风险评估和授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可以考虑青海辖区上市公司的积极发展趋势,适当放宽信贷政策,以支持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