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截至2025年9月21日,ECI供给指数为50.03%,需求指数为49.91%,显示供需分化问题有所缓解。投资和消费指数基本持平,而出口指数小幅回升。三季度出口增速预计将超过5%。地产销售持续改善,但其持续性需观察。消费方面,政策措施发布以促进服务消费,但乘用车零售增速放缓,显示基数效应显现。央行可能重启14天期逆回购,以稳定流动性。风险包括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房地产市场改善的持续性。【同花顺财经链接】
数据眼
截至2025年9月21日,周度ECI供给指数为50.03%,较上周回落0.01个百分点;ECI需求指数为49.91%,较上周环比持平。ECI投资指数为49.93%,较上周环比持平;ECI消费指数为49.68%,较上周回落0.04个百分点;ECI出口指数为50.23%,较上周回升0.03个百分点。9月前三周的高频数据中,ECI供给指数为50.04%,较8月回落0.03个百分点;ECI需求指数为49.91%,较8月回升0.02个百分点。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录得14.5%,较上半月的6.8%进一步改善。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约7.8%,较8月份的4.6%小幅改善,指向出口韧性仍较强,三季度出口增速大概率录得5%以上。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经济数据反映出供需分化问题有所缓解,这为信贷投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ECI供给和需求指数的变化,商业银行应关注不同行业的融资需求和风险,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可能会增加,反映出其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地产市场的改善也为商业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提供了机会,但需谨慎观察其持续性和市场基数的影响。 此外,央行可能重启14天期逆回购以稳定跨季流动性,这意味着资金面将保持相对宽松,商业银行在进行授信时,能够享受到较低的融资成本,有助于推动信贷扩张。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利率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策略,特别是在季末时段。 在消费方面,尽管乘用车零售增速放缓,但整体消费市场依然存在积极信号,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增长。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消费信贷进行策略调整,推出相关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商业银行应灵活调整授信策略,关注不同行业和市场变动所带来的机会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