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内蒙古荣信化工通过优化氢酯比、调控反应温度和原料杂质控制等措施,在乙二醇生产中实现了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成功提升了产能和经济效益。青年突击队在催化剂更换和系统改造中表现突出,工艺调整使乙二醇日产量从1260吨提升至1280吨,创造了建厂最好水平。同时,煤化工领域通过内部煤替代和煤浆提浓技术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升了生产效率。企业鼓励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了降本增效,1至7月实现降本创效1.486亿元。【新华网-山东频道链接】
数据眼
在内蒙古荣信化工的乙二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运行参数优化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精细调控反应温度和严格把控原料杂质含量,该公司成功将乙二醇系统的日产量从1260吨提升至1280吨,创下建厂以来的最佳水平。这一提升不仅体现在产量上,每月还直接创造了约85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小幅调整汽包压力及反应器入口温度,加氢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了0.43%,乙二醇收率提升了0.8%。此外,针对乙醇提纯系统的优化,每日增产无水乙醇2.43吨,年增加经济效益约800万元。 在煤化工领域,内蒙古荣信化工通过科学组织煤矿煤炭取样分析和配比掺烧试验,获得有效配比5种,提升了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天数。每年根据煤浆浓度的提升,预计多产甲醇约6.27万吨,创造了8545万元的效益。通过技术攻关,煤浆槽平均浓度从58%提升至60.50%,实现年降本增效约2167万元。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内蒙古荣信化工实施“5G+智能巡检系统”,利用巡检机器人监控气化炉的运行状态,保障了安全生产并解放了人力。此外,通过“零库存”试点和全员参与的修旧利废活动,提升了备件周转率30%,盘活闲置资产1000万元。整体来看,该公司通过深入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实现了降本创效1.486亿元,并计划继续保持每年压降成本10%以上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