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天普股份在9月19日因中昊芯英入主消息再度涨停,累计涨幅达到245.2%。中昊芯英计划以21.24亿元收购天普股份,采用股份转让和增资组合方式。收购过程中,中昊芯英面临业绩和IPO的双重对赌压力,需要在2024年和2025年实现2亿元的净利润。资金筹集过程中,中昊芯英几乎掏空流动资金,引发监管层关注其流动性问题和突击增资情况。尽管股价因借壳预期上涨,天普股份也发布风险提示,表明未来存在快速下跌风险。【东方财富网链接

数据眼

中昊芯英在收购天普股份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安排与流动性问题反映了其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根据资料,中昊芯英计划通过质押股份融资来筹集资金,最初的资金来源设定为“自有资金+自筹资金”,但在监管层的质疑后,最终决定全部使用自有资金。这一决策导致公司流动资金几乎被掏空,显著增加了财务风险。 具体来看,中昊芯英在收购过程中出资约9.65亿元,而截至8月28日,其自有资金合计约10.51亿元,其中95.07%的资金将用于支付收购款。这种高比例的资金使用使得公司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风险,尤其是在未披露的部分资金安排和未来资金需求上。此外,监管部门对其突击增资行为提出质疑,显示出资本运作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和潜在的合规风险。 在授信业务的角度看,中昊芯英的情况突显了商业银行在企业收购及融资中的重要性。尽管公司表示有多家银行提供未使用的授信合计约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没有详细说明授信的激活条件及使用限制。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在急需资金时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或融资困难,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及战略执行。 收购的双重对赌压力也为中昊芯英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在2024年和2025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的业绩目标,而目前的财务状况显示出较大的亏损。实现这一目标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动性,还可能使其在未来融资中面临更高的风险溢价,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决策。 综上所述,中昊芯英的收购案例反映了在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中,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时必须谨慎管理流动性及融资途径,确保与商业银行的良好关系,并合理规划未来的财务风险管理,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和业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