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富国基金旗下的港股通互联网ETF即将成为第一只突破千亿元的非宽基ETF,目前规模已达到932.64亿元,自年初以来增长了717亿元。该ETF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主要投资于互联网相关公司的股票,因港股科技股表现强劲而涨幅超过50%。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6.57%,反映出机构对该产品的偏好。除了该ETF外,还有其他非宽基ETF也在快速增长,显示出投资者在特定行业中寻求精准投资的趋势。【证券时报网链接】
数据眼
截至9月18日,富国基金旗下的港股通互联网ETF最新规模达到932.64亿元,逼近千亿大关,最新份额889.16亿份,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跨境ETF。该基金自2025年年初的215亿元增长了717亿元,增速显著。ETF行业的快速发展显示出投资者对特定行业的高关注度与资金流入的强劲势头。 港股通互联网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聚焦于互联网核心赛道,选取30家与互联网相关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占比16.65%。随着港股科技股表现强劲,该ETF今年涨幅超过50%,显示出市场对科技行业的热情。 截至去年年底,港股通互联网ETF的规模为221.90亿元,到了今年年中翻倍至479.18亿元,而9月18日已达到932.64亿元。这一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该ETF本身的吸引力,也体现了机构投资者的偏好,机构持有人占比高达96.57%。这种集中持有结构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提供了指引,银行可依据市场需求与投资者结构,调整信贷策略,向相关领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融资支持。 ETF市场的增长还带动了其他非宽基ETF的发展,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为114.66亿元,而黄金ETF的规模从不足百亿元迅速增长至600亿元。这种现象表明,非宽基ETF在特定行业或主题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商业银行可考虑在授信时,关注这些行业的资金流入情况,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的变化也促使投资者更加青睐于行业集中型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在科技、新能源等快速发展的领域。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分析行业趋势与资金流向,将有助于提升信贷质量与风险控制,确保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整体收益。通过对行业研究的深入,银行可识别出潜在的投资机会,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