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月以来,A股市场尽管出现震荡回调,但机构调研热情不减,超过1200家公司迎来机构调研,科技股仍是重点关注对象。其中,汇川技术受到320家机构调研,外资占近半数,主要关注公司业务增长和未来研发方向。电子、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备受青睐,超过五成被调研公司股价实现正增长。调研中,机构关注上市计划、分红和市值管理等问题。澜起科技和晶盛机电等公司也吸引了大量机构调研,并在近期表现良好。【凤凰网—湖北财经金融链接】
数据眼
部分A股公司吸引了超百家外资机构调研,Wind统计显示,9月至今,已有超1200家A股公司迎来机构调研,数量已接近8月整体规模。汇川技术本月内被调研22次,参与机构超300家,其中包括黑石集团、安本投资等逾百家外资机构。汇川技术的主营业务在上半年实现营收205.09亿元、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73%和40.15%。其中,通用自动化业务当期销售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约17%。截至6月底,持有汇川技术的机构总数961家,合计持股达13.81亿股,合计市值约891亿元。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汇川技术的强劲业绩和稳定的收入增长为其融资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机构的密集调研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高景气度行业的机会,使得该公司成为融资的优质标的。商业银行在评估授信风险时,会优先考虑汇川技术在行业中的地位、其财务数据的稳定性与增长性。 汇川技术计划将营业收入的8%至10%投入研发,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尤其是在软件领域和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方面。这种对研发的重视不仅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提升未来的收益潜力,进一步增强其在银行信贷审批中的信用评级。 此外,汇川技术的股价在近三个月内上涨近四成,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表现的乐观预期。商业银行在授信时通常会参考公司的市场表现和股价波动,汇川技术的正面市值表现也为其获取信贷提供了有利条件。机构持仓的增加也表明市场对其发展的信心,商业银行可通过对持仓变动的监控,评估其风险与收益,作出更加精准的授信决策。 除了汇川技术,澜起科技等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外资调研与融资。澜起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显示出其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决心与融资能力的提升。这种融资结构的多元化不仅能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还能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整体来看,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商业银行的授信策略密切相关,银行在授信业务中需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信贷结构,支持优质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