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9月1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签约仪式,签约155个项目,其中包括94个产业项目、44个“人工智能+”项目和17个国际经贸项目。此次签约聚焦人工智能与企业合作,旨在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并包含多个大额投资项目。【新华网链接】
数据眼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共签约项目155个,其中包括产业项目94个和“人工智能+”赋能项目44个。此次签约仪式聚焦于“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旨在推动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的构建。特别是44个“人工智能+”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文旅等多个行业领域,为中国—东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签约的国际经贸合作项目涉及6个东盟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涵盖特色农产品综合智能生产、生物燃料和纸品加工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签约的10亿元以上项目共45个,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金属精深加工等多个细分行业,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3个。 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应密切关注这些大额项目的签约情况,尤其是涉及人工智能和高科技产业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市场需求,能够为银行带来稳定的信贷收益和风险控制机会。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将增加,银行可以通过定制化的信贷方案,支持这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关注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在特色农业和生物燃料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项目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合作机会。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提升授信审批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推动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