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从不到70万亿元和1.9万亿元增长至超90万亿元和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7.3%和8.3%。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也有所提升。此外,中央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建立多个创新联合体。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成为鲜明特征。国资委对央企的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强调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证券时报网链接

数据眼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7.3%和8.3%。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央企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8%、13.9%。 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角度来看,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及其相关指标的提升对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显著增长意味着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良好,商业银行可以在评估授信申请时给予更高的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贷款利率,吸引更多的信贷需求。此外,营业收入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表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产效率不断改善,这为银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还款保障。 同时,中央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举措,标志着其未来发展潜力的增强,这也是银行在授信时非常关注的因素。研发经费的连续增长以及应用场景的布局,意味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上具有更强的能力,银行可以考虑为这些领域提供专项融资支持,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央企在万元产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显示出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这与当前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的推动契合,银行可以推出绿色信贷产品,支持企业在环保技术和绿色产业方面的投资。同时,随着央企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银行也可以相应调整其信贷政策,优先支持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企业,降低信贷风险。 综上所述,中央企业在“十四五”规划中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财务指标,也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信贷政策制定中,银行应充分考虑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创新能力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双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