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25年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7831.5亿元,同比增长8.0%;资产总计34436.2亿元,同比增长10.9%。新业态行业营收2016.7亿元,占比25.8%。文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业营收分别为3053.3亿元、2353.1亿元、2425.1亿元,盈利水平提升,总利润279.7亿元,同比增长11.8%。【新华网江苏——江苏要闻链接】
数据眼
江苏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稳健,营业收入达7831.5亿元,同比增长8.0%;资产总计34436.2亿元,同比增长10.9%。全省16个具有鲜明新业态特征的行业小类实现营收2016.7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达25.8%。文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业企业营收分别为3053.3亿元、2353.1亿元、2425.1亿元,占比分别为39.0%、30.0%、31.0%,同比分别增长0.7%、17.2%和9.7%。规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9.7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文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利润分别增长29.9%、25.7%。 在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整体经济表现与银行信贷策略息息相关。江苏文化产业的稳健增长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授信基础,营业收入与资产规模的双增意味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强,降低了贷款风险。特别是文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的高利润增长,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旺盛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这给银行的信贷审批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为银行授信提供了新的机会。随着行业结构的优化,银行可以针对具有潜力的新兴行业制定差异化的信贷产品,以支持其发展。比如,针对16个新业态特征行业小类,银行可以推出专项贷款,扶持其快速扩张和升级转型。 在授信政策上,银行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分析,灵活调整信贷额度与利率,鼓励企业在创新与转型中实现更高的产值和效益。综合来看,江苏文化产业的积极发展态势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信贷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