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广东省在“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产业规模从1300亿元增长至2200亿元。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广东企业在环保、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加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各地市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互补的产业格局,同时加快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普及,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整体来看,广东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中证网要闻链接】
数据眼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1300多亿元迈向2200多亿元,反映出广东省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显著成就。2021年,广东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800家,到2024年预计将超过1500家,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高成长性企业为支撑的“雁阵式”企业梯队。这一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应用,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新兴领域设计专属的金融产品。例如,在环保行业中,瀚蓝环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垃圾焚烧的运行效率,商业银行可以为类似企业提供技术改造的融资支持,助力其在环保产业中的高效转型。同时,针对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信贷政策可以根据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表现进行动态调整,以降低授信风险。 在智慧医疗领域,金域医学的人工智能应用已对接全国超2万家医疗机构,月活用户数超7万,这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服务方向。银行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针对性的贷款,以支持其在智能化建设和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从而助力整个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深圳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交通、能源、建筑等多个领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产业联动生态的构建,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出联合融资方案,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项目中。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整合与开放,将为未来的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教育融资、助学贷款等产品,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为未来的人才储备提供金融保障,从而间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广东省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支持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这一变革,设计适应性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发展。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增强银行的业务多样性,还能在整体经济转型中占据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