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天津债券市场“科技板”自今年5月落地以来,已吸引资金176亿元,推动科技型企业融资。多家公司成功发行科创债,融资成本低于2%,为科技创新注入资金活水。科创债的灵活性和长期性有助于解决科技企业融资周期长的问题,支持其研发与产业升级。天津正在积极引入信用增进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创债的吸引力,以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天津政务网链接

数据眼

债券市场“科技板”自今年5月落地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融资成效,尤其是天津市的科创债发行情况非常突出。截至8月末,天津的11家发行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9只科创债,总规模达到176亿元,成为全国领先的地区之一。各类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的全覆盖,使得资金能够有效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以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集团于5月成功发行了3亿元的3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为2.3%,全场认购倍数达到3.07倍;7月再次发行2亿元的科创债,票面利率降至1.98%,全场认购倍数超过3倍。这些低利率的科创债为其研发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药品研发等长周期项目中,科创债的资金特性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和中交一航局的科创债发行同样引人注目,前者的票面利率为2.45%,认购倍数高达5.9倍,后者则以1.7%的低利率成功发行。这些案例表明,科创债不仅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选择,还能够为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提供持续的支持。 科创债的政策设计允许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发行,推动了资金在科技领域的有效流动。传统信贷往往难以匹配科技企业长周期的融资需求,而科创债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解决了这一痛点。同时,科创债的灵活性也体现在资金用途的多样化上,能够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 随着科创债的不断推进,天津市正在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的新高地。通过引入信用增进等“信用外援”,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资质,进一步增强市场对这些企业的认可度,天津的科技创新生态将不断优化。未来,政策支持、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的协同联动,将加速科技金融的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