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成效。五年预计支出超过136万亿元,财政政策积极响应民生需求,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等。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过去四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约30%。推动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放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以促进投资。未来财政政策空间充足,将继续保持政策稳定性和灵活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这一巨额支出不仅反映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授信空间。政府在支出结构上逐步优化,更多的资金流向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 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在“十四五”期间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这显示出国家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决心。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可以考虑这些地方政府项目的资金来源,评估其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信贷服务。 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旨在直接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这类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民生福祉,还能够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商业银行应关注这些政策带来的消费信贷需求,针对家庭和个人消费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 在经济增速方面,过去四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的韧性及活力,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可以以此为依据,评估整体经济环境及行业发展潜力,进行更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信贷决策。 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已拿出约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消费的回暖,也为商业银行的消费贷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通过分析市场变化,银行可以有效配置信贷资源,向消费市场倾斜,助力经济复苏。 此外,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也为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提供了信心。财政政策留有后手,未来发力空间充足,这意味着银行在面对经济波动时,可以依靠稳健的政策环境进行信贷布局。同时,随着政府对地方债务的管控措施逐步显效,商业银行在评估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时将更加从容。 综合来看,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的财政策略将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提供充足的动力和保障。银行应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优化信贷结构,抓住发展机遇,以实现自身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