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但扣除房地产后其他领域增长5.1%。面对复杂经济形势,需释放内需潜力,投资对稳增长至关重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分别增长6.7%和9.5%,填补资金缺口,提升市场活力。要解决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和融资难题,政府需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聊城市人民政府链接】
数据眼
民间投资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6%,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其他民间投资增长5.1%。尽管面临房地产投资的拖累,其他领域的民间投资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民间投资分别增长6.7%和9.5%。这表明,民间投资在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安排了超3000亿元的资金,至此,8000亿元的“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这些政策措施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及高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预计将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的活力。 民间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深度参与,不仅填补了资金缺口,还提高了市场活力和创新效率。相关投资既聚焦当前需求,又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的订单与就业,最终有助于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民间资本表现得尤为活跃,这反映出民间投资的敏锐性和对未来的信心。 然而,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及投资方向不明等问题。亟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确保民间资本能够顺利进入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和民生领域。此外,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和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增长的关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期待民间投资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