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潮新闻客户端10月消息,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在重阳节期间通过“党建+养老金融”模式,服务3860位老人,展示了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耕。该行实施适老化改造,提供无障碍服务和“长者版”操作界面,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使用金融服务。同时,稠州银行还建立了特殊客户上门服务机制,拓宽服务半径,并通过“银龄微课堂”等活动提升老年人的金融知识与风险防范能力。该行的多元化公益活动进一步体现了金融服务的人文关怀,推动养老金融服务向综合生态转变。【钱江晚报链接

商机眼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努力体现在多个数字化服务上。短短15天内,该行在11个社区慰问了3860位老人,通过精准的服务满足了老年群体的需求。为了适应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稠州银行对200余家网点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设置了爱心专座和敬老窗口,同时配备了老花镜、血压仪等便民设备。此外,银行推出的“长者版”手机银行界面,字体更大且功能简洁,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地进行日常金融操作。 在服务的延伸方面,从南京的养老院到上海的急诊,稠州银行的服务覆盖了城市与乡村,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上门的规范化服务。该行的“银龄微课堂”中,党员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方式教导老人识别金融风险,帮助他们提升防范能力。 稠州银行的“家文化”理念还扩展至多种公益助老活动,包括为特困老人送米面粮油、提供健康咨询和组织手工体验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金融服务的人文关怀,也让养老金融的内涵更加深刻,强调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与社会责任。 随着老龄化加剧,稠州银行的实践表明,养老金融的发展需要从单纯的金融服务转向综合生态的构建,成为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共建者。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和知识护航,稠州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书写了生动的实践,致力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