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汉垚和见习记者冯紫彤2025年11月22日消息,随着“银发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业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布局不断深化,推动从规模扩张向深度经营转变,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客户的多元需求。各大银行正借助数字化转型和政策支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致力于提升养老金融的服务质量和客户黏性,助力实现“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21世纪经济报道链接】
商机眼
养老金融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银行业的竞争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深度经营与价值挖掘。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均超千万户,农业银行开户量较上年末增长71.9%。招商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超1300万户,兴业银行的开户数也达到了719.1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61%。同时,银行的养老产品供给也在不断扩容,如交通银行上线382款适老化财富管理产品,宁波银行上架170款个人养老金产品。 银行业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的转型表现为从“触点服务”向“场景嵌入”。农业银行在上半年为长辈客户提供上门服务77.6万人次,上海银行设置的适老服务网点已超过200家。金融服务的生态合作也在扩展,如上海银行与社区合作,打造317家“美好生活工作室”,并通过180余家社区食堂提供就餐服务。 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农业银行的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94.6%。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同类贷款也分别增长29.95%和273%。兴业银行推出的“养老床位使用率挂钩贷款”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一个例子。 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养老金融的内涵将不断丰富,银行将通过设立专职部门和品牌,推动养老金融向核心战略板块升级。各大银行正在积极布局养老金融,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构建完整的服务与产业生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