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本报记者苏洁**10月22日报道,在“深化多层次保障:健康险与养老第三支柱的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手回科技集团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联合发布《2024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综合指数为0.5473,健康保险保障指数为0.6241,明显高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0.4706,表明养老已成为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报告指出中青年与高知群体在保障意识上引领趋势,保障水平与教育程度、职业稳定性和家庭收入呈正相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商业健康保险持有率达77.51%,而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32.15%。然而,养老保险的第二、第三支柱发展迟缓,未来需推动健康保障与养老积累的深度融合,建议在政策和市场层面进行创新与优化。【中国银行保险报链接】
商机眼
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综合指数为0.5473,健康保险保障指数为0.6241,养老保险保障指数则为0.4706,显示出养老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关键性。36岁-40岁群体的保障得分最高为0.6416,25岁以下群体得分为0.5583,而50岁以上群体则为0.6061,未来市场的精细化运营与产品创新具备巨大潜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保障指数为0.6424,家庭年收入在30万-50万元的中高收入群体保障指数达0.6607。 我国居民健康保障体系基础良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商业健康保险持有率为77.51%。商业医疗险和重疾险的覆盖率分别为45.38%和41.24%。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32.15%,有效覆盖了自评健康水平较低、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人群,展现出其普惠创新的独特价值。 养老方面,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为74.38%,而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缓慢,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覆盖范围有限。未来收入替代和支付能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建议,政策上应优化第二、第三支柱的激励措施,市场上则需创新综合型产品,如“养老保险+健康管理服务”等,以实现健康保障与养老积累的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