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第一财经时间消息,全国养老机构入住率仅45%,而中心城区优质项目“一床难求”。行业痛点正转向盈利能力,入住率超过60%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民政部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养老机构4.0万个,床位507.7万张,整体入住率为45.4%。然而,部分险资企业的养老社区项目入住率已超60%,如大家保险和泰康保险等的项目已进入盈利期。险企正采用“轻重并举”策略抢占优质地块,未来将重点投资具有可验证盈利数据的项目,并探索REITs等退出渠道。预计五到十年后,银发经济规模将达20万亿元,行业将面临洗牌,具备稳定现金流和区域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胜出。【东方财富网链接】
商机眼
全国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仅为45%,而在中心城区的一些优质项目中却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显示出行业的两极分化。业内人士指出,若养老项目的入住率未能超过60%,则很难达到盈亏平衡,进而影响其贷款及融资能力。截至2024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总数为4.0万个,床位数量达到507.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为65.7%。年末在院人数为230.7万人,整体入住率为45.4%。 一些险资企业的养老社区项目已成功突破60%的入住率,部分项目更是达到80%以上,并进入盈利期。例如,大家保险在上海开设的静安城心社区,其床位预订率已超80%,而在北京市朝阳区的项目更是实现了95%的入住率,成功在2023年实现利润转正。泰康保险和中国太保的部分项目也因入住率的提升而实现盈利,部分社区的入住率超过90%。 险企在开发养老社区时采取了“重资产”和“轻资产”相结合的策略,重资产模式通过自主投资提升品质和品牌,而轻资产模式则通过租赁减轻前期投入。随着行业盈利的分化,未来险资将主要投资于可验证盈利数据和具备扩张路径的项目,同时探索REITs等退出渠道,形成“投资-运营-退出”的闭环。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随着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细化运营,具备稳定现金流模型和区域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