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年9月8日消息,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自9月1日起实施,旨在刺激消费和释放内需潜力。政策强调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通过“双贴息”降低借贷成本。数据显示,居民消费贷款余额增速达6.2%,消费金融产品引入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至30%。此外,以旧换新政策也促进了消费,预计将进一步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整体政策将对提振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链接

商机眼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双贴息”政策已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旨在刺激消费,提升内需。消费者贷款20万元用于装修等,年利率为3%,享受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餐馆申请100万元贷款,贴息后可省出1万元利息。这项政策涵盖了托育、养老、健康等刚需消费,1个百分点的贴息虽不高,但对居民和企业的经济负担减轻具有显著影响。 截至2024年末,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达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至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然而,消费信贷服务仍面临供给缺口,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率与实际参与率的差距从2019年的2.5个百分点扩大至2021年的5.3个百分点。 此次“双贴息”政策不仅降低借贷资金成本,还能缓解消费信贷服务供需矛盾。结合以旧换新政策,累计优惠幅度更大,进一步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至今年上半年,“国补”资金撬动消费额超2.9万亿元,惠及约4亿人次。 政府与市场的双向合作,推动了包括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5000亿元政策在内的多项措施,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促消费政策体系,旨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