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媒体**9月5日消息,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5智博会·数字产业生态大会”上指出,数字金融正向产业端提升,成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应对老龄化方面。他提到,重庆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亟需发展养老金融。梁涛强调数字金融能够提升服务效能、创新产品服务、降低风险,但也面临老年人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挑战。他呼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以构建包容性的数字养老金融生态圈。
商机眼
在当前的养老金融发展中,数字金融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5智博会·数字产业生态大会”上的发言,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3.1亿,预计到2024年底,重庆市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80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5%。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为602万,占18.87%。这些数据表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重庆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这直接催生了对养老金融的迫切需求。 数字金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养老金融的服务效能。例如,养老金的自动增缴功能可以通过数字金融实现。此外,数字金融还为养老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汇聚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消费行为和健康数据,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养老金融产品。 在风险管理方面,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养老金融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从而降低养老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预示着养老金融在数字化转型中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然而,梁涛也指出,数字金融与养老金融的融合发展面临五大主要挑战,包括老年人数字鸿沟、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迭代与兼容性、服务的普惠性与公平性,以及养老金融诈骗风险。这些挑战需通过深化改革和协调各方资源来应对,进而实现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养老金融需要通过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数据驱动的创新,持续优化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针对特定老年人群体设定特殊产品,或为希望获得稳定收入的老人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均是实践中可行的方案。 最后,梁涛强调,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是保障他们能够安全有效享受数字服务的必要措施。通过多渠道宣传和专门的数字金融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变化,使他们在享受数字金融服务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提升金融素质,从而更安全地使用数字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