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眼

江苏省常州市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面的创新实践自2022年以来不断深入,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环境精准治理,服务综合决策,尤其是在引领传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自2020年出台《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来,国土空间被划分为4570个环境管控单元,每个单元都配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项目准入底线。 江苏省通过创新开展建设项目技术水平先进性评价,优化服务以提高便利化水平,同时为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链项目提供全过程环评指导服务,确保高效落地。围绕重大项目审批、排污总量指标供给、环保手续办理等方面,江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8项具体举措。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园区,推出“申报即办理、办理即开工”审批服务新模式,精简环评审批流程,符合豁免条件的企业在提交申请后可立即获得复函,审批时间显著缩短。江苏还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围绕优化环境准入管理、污染治理等方面出台16项改革举措。 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因位于保护区面临严格排放限制,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启动“1+1+X”专班服务,优化项目设计方案,指导企业处理生产废水,将废气排放降至最低,并同步完成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一系列政策明确要求推动审批简约高效,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等改革措施。 江苏对纳入国家或省重点计划的重大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早日合法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的环评报告书编制到审批完成仅用不到60天,创下高铁环评审批最快速度。全省层面系统性的服务保障为项目审批提供了支持。江苏通过环评改革“组合拳”,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微讯江苏链接

商机关联的区域

江苏省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