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云南日报**2023年消息,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和云南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云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云南新能源发电全面进入市场交易阶段,新能源上网电价将通过市场形成,差价补偿机制将由电网企业实施,确保电价稳定并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该方案将推动新能源项目分类施策,针对存量和增量项目实施不同政策,提升新能源市场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云南省人民政府链接】
商机眼
云南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1.66亿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超过90%。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近四成。根据《云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机制电价的引入,保证当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电网企业将向发电方补偿差价;当市场交易均价高于机制电价时,则扣除相应差价。相关结算费用统一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确保电价机制的稳定运行。 2025年6月1日前,全容量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属于存量项目,其电价继续维持稳定;而2025年6月1日起全容量并网的新能源项目为增量项目,每年明确机制电量规模、竞价上下限等参数,组织增量项目开展竞价。增量项目可自愿选择参与竞价形成机制电价,未入选或未参加竞价的项目,由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差价补偿资金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 居民、农业用户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因此其电价水平不受影响。新能源差价结算费用将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
商机关联区域
云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