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上海证券报10月17日消息,在“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绿色发展的跨越式转变,绿色金融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超火电,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绿色贷款和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为绿色项目提供了充足资金。政策支持和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可持续发展。链接

商机眼

2024年,我国绿色产业实现了新的飞跃,在多个细分领域引领全球: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70%的风电装备、60%的动力电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未来随着风电光伏发电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球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期,主要资源产出率却提高了12%。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为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181.14亿元,创年度新高。 项目建成后,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预计每年可为浙江及华东地区电网系统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万吨。项目总投资高达125.25亿元。 通过创新的绿色低碳积分体系,中国银联已联合3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近800万张绿色低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