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证券日报》2023年消息,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过去五年中,中国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构建了覆盖全金融业态的支持体系,以应对庞大的资金需求,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助力绿色项目融资。未来,金融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绿色融资的精准对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并加强国际合作与机制建设,以促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链接

商机眼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42.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4%,上半年新增5.35万亿元。中国从2024年到2030年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总资金需求规模约25.2万亿元,年均约3.6万亿元;从2031年至2060年总资金需求规模达243万亿元左右,年均约8.1万亿元。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15亿吨,累计成交额490.40亿元。已登记项目23个,其中9个项目减排量通过审核后登记经核证减排量(CCER)共约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9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碳中和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第三期)”,发行规模4亿元,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0564.35吨、节约标准煤24357.18吨、减排氮氧化合物172.09吨及PM(10)3.2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