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新华社**10月消息,双碳目标引领下的可持续挂钩金融产品正在快速崛起,这些产品通过“减碳可减息、转型能融资”的机制,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今年以来,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持续升温,1月至8月国内共发行59只,规模达到405.42亿元,增长显著。此外,可持续挂钩贷款也成为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业内人士指出,科学设定转型目标与激励机制是确保融资模式顺畅运转的关键,同时需防范“漂绿”风险,增强信息透明度以实现目标的有效落实。链接
商机眼
在2023年1月至8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59只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规模达到405.42亿元,同比增长5.08%。截至8月末,可持续挂钩债券累计发行256只,规模突破2300亿元。根据中诚信绿金的数据显示,2024年发行的债券中,有66.67%的可持续挂钩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一天发行的非可持续挂钩债券票面利率,二者利差为2个至30个基点。可持续挂钩贷款正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绿色技改的启动资金,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可持续挂钩贷款实现绿色转型。 例如,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5亿元碳减排可持续挂钩债券,以票面利率挂钩“能源供热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键绩效指标。此外,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第二期)中,首次选取ESG评级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在可持续挂钩贷款方面,一些银行会在贷款发放时便按照优惠利率执行,如果企业未达成目标,则需偿还利息,这样让企业先享受到优惠。同时,设定的关键绩效指标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需要与公司主要业务具有相关性,企业设定的具体目标可以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重点区域发展目标等。 截至今年8月末,可持续挂钩债券的发行主体涉及16个行业,包括基础设施投融资、金融、建筑行业等,需求主要集中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这些行业的转型资金需求巨大,与可持续挂钩金融产品的契合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