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东方财富2025年9月3日报道,近日,《债券》期刊与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联合举办了2025年三季度债市研判会议,讨论了债市发展新格局及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高度。会议中,专家们强调了农发行债券的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提出通过多项创新措施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会专家分析了上海债券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需要解决市场分割、监管协调和法治建设等问题,并探讨了数字金融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方面的责任,强调其在创新、绿色和开放方面的作用。链接
商机眼
在绿色金融领域,农发行近年来在债券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数据显示,从2022年的13886亿元到2025年上半年的25342亿元,农发债的发行量呈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在整体发行量上,10年期农发债的发行量也从3437亿元增至14812亿元,显示出农发债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和活跃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农发行计划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提升单券规模、优化估值机制、鼓励市场参与等,旨在推动债券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此外,农发行借鉴了德国和丹麦的绿色国债发行经验,推出了“孪生债券”机制,允许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同步发行。这一创新不仅为绿色债券的定价和交易提供了便利,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债券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上升。 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上海的债券市场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报告,上海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这不仅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奠定了基础,也突显了上海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商业银行在其中的角色不可或缺。作为最大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商业银行,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的发展,提升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支持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融资目标至关重要。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为债券市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未来,随着国际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认可度提高,绿色债券将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球资本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