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据《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消息,A股市场不仅因为独角兽冲刺IPO而兴起“影子股”狂欢,同时并购行情也显现出热度。今年前三季度,股价涨幅前十的A股公司中有8家涉及并购,其中上纬新材因智元机器人的反向收购计划而股价上涨超18倍。尽管二级市场热情高涨,一级市场的创始人和投资方却面临低收益或无收益的困境。例如,晶晨股份以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创始人孙滇几乎以0元出售股权。这种现象被认为与盛行的“市融率估值法”有关,反映出市场估值过高而缺乏实际收入。整体来看,A股并购行情的驱动力来自市场对AI、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概念的追捧,但一级市场的创始人则需应对现实的估值回调和低收益退出。【东方财富网链接】
商机眼
在科技金融领域,近年来的并购活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A股市场中。今年前三季度,股价涨幅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8家涉及并购,其中,上纬新材因智元机器人反向收购而实现了超18倍的股价涨幅,市值突破500亿元。同时,天普股份也通过反向收购获得了近8倍的涨幅,尽管其业绩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约1.44亿元。 此外,晶晨股份以3.16亿元收购芯迈微的交易引发了讨论,创始人几乎以0元出售股权,使得投资者面临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困境。这一现象与市场普遍存在的“市融率估值法”有关,该方法通常导致被收购公司估值过高,而实际收益却未能体现。 在并购市场中,资金的聚集往往与热门概念,如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密切相关。通过收购相关企业,许多公司在短期内实现了显著的股价上涨。然而,随着市场对并购的热情逐渐冷却,投资者面临的现实是,一级市场的估值往往高于实际收益,这可能导致未来并购活动的理性回归。 综上所述,科技金融中的并购活动显示出一二级市场的不同表现:二级市场在题材驱动下快速上涨,而一级市场则面临收益下降和估值回调的压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与产业的实际价值可能会重新成为并购定价的核心依据。
